1. 背景:为什么“追溯码扫码”突然成了刚需?
2025 年 3 月 19 日,国家医保局联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《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》,明确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实现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。这意味着医院、药店、批发企业乃至基层诊所,如不能在收、储、发、用的每个环节准确扫描上传追溯码,将面临医保结算受限、合规风险甚至停业整顿。
2. 药品追溯码的技术要点
码制 |
药品追溯码= GS1 DataMatrix(二维矩阵码)或 GS1 条码 |
必须具备 高分辨率二维解码模组 |
承载介质 |
药盒、单支瓶贴、折叠说明书 |
需要 大景深 + 抗反光算法,能识别弧面与亮膜 |
批量性 |
一批药可能堆叠在托盘上 |
要求 整托感应、一框多码一次解码 |
过程管控 |
需实时把结果上传国家平台 |
设备须支持 USB-HID、COM、TCP/IP、REST 或 MQTT 等多接口 |
1.第五代 UTTU 算法 + 深度学习 AI 芯片:对覆膜、镭射、防伪底纹码依旧快读
2.400 mm 超大景深:同一托盘高低差 15 cm 也能一次性全读
3.智能去重:批量扫码自动过滤重复 EPC / SN,避免“刷屏”
4.自动感应休眠:药盒离开 0.3 s 进入低功耗,整机功耗 < 3 W
5.多接口:USB-HID 即插即用;RS-232 直连老式收发系统;可选 10/100 M 网口或 4G 模组,满足云直连
6.IP54 工业防护:药房频繁擦洗、酒精消杀也不怕
5. 选型三步走(避坑指南)
1.核对政策合规
设备需支持 GS1 DataMatrix、UDI、耗材码 同时识读
输出格式可脚本化映射 (如拼接 “药品码|批号|有效期”)
2.验证批量效率
以常用 40 cm × 30 cm 药品周转框为基准,测试 1 s 内识别率 ≥ 95 %
观察去重逻辑,杜绝重复上传导致库存异常
3.软硬件对接
问清是否提供 SDK / API / 二次开发示例
若与 HIS / ERP 已对接 USB-HID,需确认扫描顺序、字段分隔符
6. 部署落地 Checklist
网络环境:医药机构多为专网,建议使用 TCP/IP + TLS 或 VPN 传输
场地改造:为托盘/药框设立固定“扫码区”,配柔光灯避免反射
权限管理:使用 HID 输出时绑定工号,扫描结果追溯到操作人
数据监控:设置中间件缓存,断网自动补传,防止漏报
培训与 SOP:一线药房人员 30 分钟学会——“放框、听提示音、看屏确认”三步走
7. 常见问题 FAQ
Q:高反光铝箔袋装针剂能扫吗?
A:I6-X130 采用柔光 + 抗反光算法,可正确识读覆膜或金属反射面上的追溯码。
Q:电子监管码与追溯码是否冲突?
A:两者码制可共存;按 GS1 标准读出后,在接口层做字段映射即可。
Q:需要接国家追溯平台,设备要怎么选?
A:优先选择支持 HTTP REST / MQTT 且可自定义 JSON 报文的机型,减少中间件开发量。
药品追溯码扫码设备的本质,是把 高性能视觉解码、AI 去重算法、工业硬件可靠性 融为一体,为医药供应链合规与效率保驾护航。无论你是三甲医院器械科,还是区域药房连锁,只要按照本文的方法选型、验证并部署,一台 I6-X130 即可让追溯码采集从“耗时费力”迈向“堆框即扫”,轻松应对2026合规大限。祝项目上线顺利,零差错、零漏传!